永兴县洞洪村|一个故事:御匪安民三兄弟
2022-09-28 08:18:03          来源:永兴县融媒体中心 | 编辑:李艳菊 |          浏览量:24767

【永兴县融媒体中心9月28日讯】洞洪村西河大桥桥头的邓家湾,清代时有一个规模很大的庙叫三公祠,是为纪念唐朝末期任团练使的廖思政及廖思文、廖思宥三兄弟而建立的。

唐开元十三年(725),郴州刺史赵瑾奏准,析郴县北四乡置安陵县(742年改称高亭县),县治设在西河支流九三河边的高亭司。因此,西河成为连通高亭司、郴州、耒阳的重要水运通道。唐朝末年,战乱四起,为了耒水流域过往商船和客商的安全,担任团练使的廖思政,与兄弟廖思文、廖思宥长年奔波于耒水和西河两岸,打击匪盗,保护民众,最后三兄弟都在耒水东一带为国捐躯。

耒水流域“所救之处,立庙祀之。”宋代初封三兄弟为水东三济公王,也称福主三公。宋绍兴年间奉勅立庙,取名“显灵庙”,也称“侯王庙”, 明初改名为“三公祠”。据《永兴县志(乾隆壬午版)》记载,永兴在城西建有三公祠,其下是关帝庙,每年春秋季节,县衙都会组织民众开展祭祀活动。

当时西河沿岸盛产煤炭,且竹、木等物产十分丰富,又有廖思政兄弟带领官军保护,故牛丫洪码头附近的邓家湾、朱家坪一带十分繁华热闹。这种繁荣景象,当地民众感恩在心,于是又在邓家湾建立了三公祠,雕塑了廖思政三兄弟三尊大塑像和一些小塑像供奉,每年还举行祭祀三公的活动。

责编:李艳菊

来源:永兴县融媒体中心

版权作品,未经授权严禁转载。经授权后,转载须注明来源、原标题、著作者名,不得变更核心内容。

  下载AP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