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湖南日报·新湖南客户端11月14日讯(通讯员 袁孔斌)条条村道平坦齐整,砖房小院错落有致,房前屋后村容整洁……一幅美丽动人的画卷跃入你的眼帘。永兴县湘阴渡街道大寺村地处永兴县与耒阳市交界的区域,自2022年起,在驻村帮扶工作队的帮助下,大寺村强党建、亮村貌、兴产业、促增收,走出一条立足自身实际、不断增强发展能力的新路子。
环境整治,提升村容新貌。2022年3月,大寺村被列入郴州市西河风光带乡村振兴示范村,驻村帮扶工作队从人居环境整治入手,街道村组联动开展“三清六治”行动,集中清理村内的18个自然村、150处垃圾堆放点,实现了村内垃圾从分类收集到转运处理的有效衔接;按照“宜花则花、宜草则草、宜果则果”原则,大寺村组织群众开展“美丽庭院”建设,房前屋后增加绿化面积,让村庄更加美丽。同时,在此基础上,村里制定村规民约,组建志愿服务队伍,引导村民养成良好生活习惯,巩固环境治理成果。
治理创新,引领文明新风。2021年村级党组织换届以来,街道党工委从建强村级党组织入手,探索创新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机制,全面实行网格化管理,大力倡导文明乡风,积极引领村民自治,努力实现乡村善治。大寺村分成4个片区网格、12个子网格,村党支部书记任总网格长,村两委成员担任片区网格长,党员、组干部、村民代表担任网格员,通过织密服务群众网络,可以实现大事全网联动、小事一格解决。此外,大寺村的“共享书架”常年开放,定期更新党报党刊和书籍,丰富大寺村村名的日常生活学习。2022年,大寺村村民陈安林在自家门前,组织了几十余场倡导文明乡风的讲座,吸引百余户村民参与。
绿色产业,铺就致富新路。2023年,大寺村积极探索“党组织+合作社+农户”的产业发展模式,建立村股份经济合作社,并将其作为产业孵化基地,大力发展湘莲、桑葚、冰糖橙、板栗、油茶等绿色生态农业。如今,大寺村湘莲种植面积达到300亩,各类绿色生态农业已惠及690人,65名劳动力实现在家门口就业,带动村民人平增收2000元以上。通过这一模式,已有35名当地村民返乡创业,2023年,大寺村集体经营性收入比2021年翻了一番,一条绿色产业铺就的致富之路愈发清晰。
责编:李艳菊
来源:永兴县融媒体中心
版权作品,未经授权严禁转载。经授权后,转载须注明来源、原标题、著作者名,不得变更核心内容。
下载APP
分享到